嵌入式系統中廣泛使用的頻率 – 32.768 kHz

為什麼32.768 kHz在嵌入式系統中被廣泛使用

在嵌入式系統中,32.768 kHz 晶體的使用非常普遍,尤其在計時和低功耗應用中。這個頻率比其他如10 kHz、15 kHz、16 kHz、20 kHz、30 kHz、33 kHz或40 kHz的頻率更受到青睞,這是由於多方面的技術和實際原因。理解這些原因可以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32.768 kHz成為產業標準。

二進位計數的計時需求

使用32.768 kHz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在二進位計數中非常適合用於計時。32.768 kHz的頻率剛好是215(32,768),這允許使用15級二進位計數器簡單地除至1 Hz。這種達到每秒一次脈衝(1 Hz)基準的簡單方法對於實時時鐘(RTC)和其他嵌入式應用中的精確計時至關重要。

功耗考量

32.768 kHz晶體在設計、材料選用、封裝技術、驅動電流、溫度補償、品質因數以及與低功耗振盪電路的配合上,均進行了多方面的優化,這使得它們能夠在低功耗條件下穩定運行。這些特性使32.768 kHz晶體成為電池供電設備中計時應用的理想選擇。這些晶體在維持足夠的計時準確性的同時消耗最小的功率,這對於延長嵌入式系統的電池壽命非常重要。

歷史標準化

32.768 kHz晶體的廣泛使用可追溯至石英手錶的發展。這種歷史前例導致了該頻率在許多計時應用中的標準化,創建了一個廣泛兼容的元件、工具和技術生態系統。這種標準化使得32.768 kHz晶體更易獲得且成本更低。

可用性和成本

由於其廣泛使用,32.768 kHz晶體普遍可得且通常比其他不常用的頻率(如16 kHz)更便宜。由於大規模採用所帶來的規模經濟,使得這些晶體成為製造商的成本效益選擇。

準確性和穩定性

32.768 kHz晶體提供了優秀的溫度穩定性和準確性,這對於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可靠計時至關重要。這種精度與功耗之間的平衡使得32.768 kHz晶體非常適合RTC和其他嵌入式應用。

產業生態系統和支持

許多微控制器和積體電路都設計為直接與32.768 kHz晶體介面,簡化了設計過程。現有的韌體和軟體庫通常假定使用32.768 kHz時鐘,提供了更好的支持並減少了開發工作量。這種廣泛的產業支持進一步加強了32.768 kHz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優勢。

與其他頻率的比較

雖然其他頻率如16 kHz也可使用14級二進位計數器除至1 Hz,但它們並不具備像32.768 kHz那樣的優化和支持。使用16 kHz可能需要額外的電路,並可能增加功耗,複雜了設計和開發過程。

結論

32.768 kHz是嵌入式系統中計時的首選,這是由於其可以輕鬆除至1 Hz、低功耗、歷史標準化、可用性、成本效益、準確性以及廣泛的產業支持。這些因素結合起來,使得32.768 kHz成為許多應用中的最佳頻率,特別是在低功耗和計時場景中。

分類: 未分類,標籤: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