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學習筆記] 納瓦爾人生致富哲學:矽谷投資大師的 10 個重要觀念

為什麼要學習 Naval 的思維?

最近在網路上越來越常看到一個名字:納瓦爾(Naval Ravikant,納瓦爾·拉維康特)。查了一下他的來歷,他是 AngelList 的創辦人,也是矽谷知名的天使投資人,投資過 Twitter、Uber 等知名公司。

查了一些相關的資料以後,其實真正讓我著迷的不只是他的投資成績,還有他對「財富」的獨特見解。他在 2018 年發布的一系列推特「How to Get Rich (without getting lucky)」引起轟動,後來被整理成播客和文章,徹底改變了我對賺錢這件事的理解。

今天這篇筆記,我想用自己的話整理他的核心觀念,也加入一些我的思考和實踐心得。


💡 核心觀念 1:財富 ≠ 金錢

Naval 怎麼說

“Wealth is assets that earn while you sleep. Money is how we transfer time and wealth.”

我的理解:

以前我總覺得「賺錢」就是找份高薪工作,月薪從 3 萬變 5 萬、從 5 萬變 10 萬。但 Naval 點醒了我:這只是在賣時間,不是真正的財富。

真正的財富是:你不工作時,也有收入進來

實際例子:
– ❌ 不是財富:上班領薪水(不上班就沒錢)
– ✅ 是財富:出租房產的租金收入
– ✅ 是財富:販售線上課程的被動收入
– ✅ 是財富:持有股票的股息收入

我的行動: 開始思考如何建立「睡後收入」,而不只是追求加薪。


💡 核心觀念 2:要擁有股權,不要出售時間

Naval 怎麼說

“You’re not going to get rich renting out your time. You must own equity.”

我的理解:

這個觀念對我衝擊很大。我發現身邊很多人(包括以前的我)都在「時間陷阱」裡:
– 工作越努力 → 時間越不夠 → 只能加班賺更多
– 但時間有限,收入就有天花板

Naval 說,真正的致富之道是擁有資產的一部分,而不是出售勞動時間。

實際應用:
1. 上班族版本: 選擇有股票選擇權的公司,而不只看底薪
2. 創業版本: 即使是小生意,也要擁有所有權
3. 投資版本: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一小部分所有權

我的行動: 開始研究股權激勵的公司,也開始小額投資股票,培養「所有者思維」。


💡 核心觀念 3:善用三種槓桿放大你的影響力

Naval 怎麼說

Naval 提出現代社會有三種槓桿:
1. 資本(Capital) – 用錢賺錢
2. 勞動力(Labor) – 雇用他人
3. 複製成本為零的產品(Products with no marginal cost) – 軟體、內容、媒體

我的理解:

這是我最喜歡的概念!以前我以為只有有錢人才能用槓桿,但 Naval 說第三種槓桿是每個人都能使用的

第三種槓桿的威力:
– 寫一篇文章 → 可以被無限次閱讀
– 錄一支影片 → 可以被無限次觀看
– 開發一個軟體 → 可以賣給無限多人

實際例子:
– YouTuber 錄一次影片,可以賺好幾年廣告費
– 線上課程講師教一次,可以賣給上千人
– 軟體工程師寫一次程式,可以服務百萬用戶

我的行動: 開始寫部落格、製作內容,建立我的「數位資產」。雖然現在流量很小,但這是在練習使用第三種槓桿。


💡 核心觀念 4:培養「特定知識」才是關鍵

Naval 怎麼說

“Specific knowledge is knowledge that you cannot be trained for. If society can train you, it can train someone else, and replace you.”

我的理解:

「特定知識」不是學校教的那種標準化知識,而是:
– ✅ 無法輕易被教授的
– ✅ 深度個人化的
– ✅ 來自你的興趣和天賦

如何找到你的特定知識?

Naval 說:看你小時候喜歡做什麼,看你覺得是「玩」但別人覺得是「工作」的事。

我的例子:
– 我喜歡整理資訊、做筆記 → 這可能發展成知識管理的專長
– 我喜歡研究工具和效率 → 這可能變成生產力顧問的技能
– 我喜歡寫作和分享 → 這可能成為內容創作的優勢

關鍵洞察: 不要去學「熱門」的技能,而要深挖你天生感興趣的領域。當你做自己熱愛的事時,你會比別人更投入,自然會做得更好。


💡 核心觀念 5:同時學會「建造」和「銷售」

Naval 怎麼說

“Learn to sell. Learn to build. If you can do both, you will be unstoppable.”

我的理解:

這個觀念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惑。我發現:
– 工程師很會「建造」,但不會「銷售」→ 產品做得好但沒人知道
– 業務很會「銷售」,但不會「建造」→ 承諾很多但交付不了

兩者兼具的威力:
– Steve Jobs:會建造產品(Apple),也會銷售(發表會)
– Elon Musk:會建造火箭(SpaceX),也會銷售(Twitter 行銷)

我的行動計畫:
1. 建造能力: 學習技術、產品開發、內容創作
2. 銷售能力: 練習寫作、演講、社群經營

目前我比較擅長建造(整理資訊、寫筆記),接下來要加強銷售(推廣內容、建立受眾)。


💡 核心觀念 6:玩長期遊戲,讓複利發揮作用

Naval 怎麼說

“Play long-term games with long-term people.”

我的理解:

這個觀念改變了我的焦慮感。以前我總想「快速成功」,看到別人賺錢就焦慮,想要立刻看到成果。

但 Naval 說:真正的財富需要時間累積

複利的威力:
– 每天進步 1% → 一年後是 37 倍
– 每天退步 1% → 一年後只剩 3%

長期思維的應用:
– 投資:不追求短期暴利,而是長期持有優質資產
– 學習:不追求速成課程,而是深度學習一個領域
– 關係:不追求短期利益,而是建立長期信任

我的反思: 我開始用「5 年視角」看待現在的選擇。問自己:5 年後,我希望擁有什麼能力?建立什麼資產?


💡 核心觀念 7:承擔責任,建立個人品牌

Naval 怎麼說

“Take accountability. Society will reward you with responsibility, equity, and leverage.”

我的理解:

以前我覺得「出名」很可怕,怕被批評、怕失敗。但 Naval 說:願意在自己名字下承擔風險的人,才能獲得相應的回報

為什麼個人品牌重要?
– 品牌 = 信任 = 機會
– 在網路時代,每個人都能建立品牌
– 品牌是無法被複製的資產

實際做法:
1. 在網路上用真名分享(不躲在匿名後面)
2. 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
3. 為自己的觀點和作品負責

我的行動: 開始用真名寫部落格,分享我的學習筆記。雖然現在讀者不多,但這是在建立我的數位足跡。


💡 核心觀念 8:創造價值,而非零和競爭

Naval 怎麼說

“Don’t play zero-sum games. Avoid people who play zero-sum games.”

我的理解:

零和遊戲 = 你贏我就輸(例如:搶同一個職位)
創造遊戲 = 一起把餅做大(例如:合作開發新產品)

思維轉變:
– ❌ 舊思維:市場就這麼大,我要搶到我的份額
– ✅ 新思維:我能創造什麼新價值?開拓什麼新市場?

實際例子:
– 與其在紅海市場競爭 → 不如找到藍海市場
– 與其模仿別人的成功 → 不如找到自己的獨特路徑

我的行動: 不再焦慮「別人也在做」,而是專注「我能提供什麼獨特價值」。


💡 核心觀念 9:持續學習,建立跨領域思維

Naval 怎麼說

Naval 是個瘋狂的閱讀者,他說:

“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.”

我的理解:

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,而要:
– 跟隨好奇心
– 廣泛閱讀不同領域
– 連接不同領域的知識

跨領域的威力:
– 心理學 × 產品設計 = 更好的用戶體驗
– 哲學 × 商業 = 更深刻的策略思考
– 生物學 × 科技 = 創新的解決方案

我的實踐:
– 不只讀商業書,也讀哲學、心理學、科學
– 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(使用 Notion、Obsidian)
– 定期整理和連接不同領域的概念


💡 核心觀念 10:健康和內心平靜才是終極財富

Naval 怎麼說

“A calm mind, a fit body, and a house full of love. These things cannot be bought — they must be earned.”

我的理解:

這是 Naval 最打動我的觀點。他說:
– 如果你犧牲健康去賺錢,最後會用錢買健康
– 如果你犧牲關係去追求成功,最後會感到空虛
– 如果你內心焦慮不安,再多錢也不快樂

真正的財富包括:
1. ❤️ 健康的身體
2. 🧘 平靜的心靈
3. 👨‍👩‍👧‍👦 良好的關係
4. ⏰ 時間的自由
5. 💰 足夠的金錢

我的反思: 開始重視運動、冥想、睡眠。提醒自己:財富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

📝 我的實踐計畫(希望可以達到,哈哈)

學習這些觀念後,我為自己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計畫:

短期(3 個月)

  • 每週寫 2 篇學習筆記,建立內容資產
  • 開始小額投資股票,培養所有者思維
  • 每天閱讀 30 分鐘,跨領域學習
  • 建立運動習慣,每週 3 次

中期(1 年)

  • 建立一個有 1000 位讀者的部落格
  • 開發一個小型數位產品(課程或工具)
  • 深度學習一個特定領域,成為小專家
  • 建立 10 個有價值的人際連結

長期(5 年)

  • 擁有多元的被動收入來源
  • 建立個人品牌和影響力
  • 達到時間和財務的自由度
  • 幫助他人也實現財富自由

💭 結語:這不是快速致富指南

學習 Naval 的思維後,我最大的收穫是:這不是一個快速致富的方案,而是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學

它要求我們:
– 從短期思維 → 轉向長期思維
– 從競爭思維 → 轉向創造思維
– 從員工思維 → 轉向所有者思維
– 從焦慮急躁 → 轉向耐心積累

這條路不會很快,但會很穩。我相信,只要持續實踐這些原則,5 年後的我會感謝今天的選擇。

如果你也在思考財富自由的問題,希望這篇筆記對你有幫助。讓我們一起學習、成長、創造價值!


🏷️ 標籤

財富自由, Naval Ravikant, 投資理財, 被動收入, 個人成長, 創業思維, 學習筆記, 生產力, 時間管理, 特定知識, 槓桿思維, 長期主義, 複利效應, 個人品牌, 跨領域學習, 價值創造, 所有者思維, 數位資產, 知識管理, 人生哲學


💬 你的想法? 你最認同 Naval 的哪個觀點?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!

分類: 記事&想法,標籤: , , , , , , , , 。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